2005年10月17日,星期一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航天英雄聂海胜传奇
李青山

  10月12日上午9时,湖北省枣阳籍航天员聂海胜与江苏籍的费俊龙一起驾“神六”飞天。消息传来,枣阳市杨垱镇沸腾了,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新闻媒体聚焦枣阳,共同庆贺从黄土岗上走出的航天英雄。
  
  苦涩经历
  1964年,聂海胜出生于鄂北岗地——枣阳杨垱镇一个有200多人、名叫樊庄的小村庄里。聂海胜兄弟姐妹8人中,他是老六,有5个姐姐和一个弟弟、一个妹妹。家中人口多,生活贫困,聂海胜就利用暑假打工挣学费。有一次,聂海胜上学的路上,和一个同学从路边池塘里摸起一条二三十斤的大鱼,带到学校后,一个老师以两元钱买下了。当时一个鸡蛋也不过四五分钱,这两块钱便是聂海胜好几个星期的生活费。
  1980年6月的一天,正在孙寨中学上初二的聂海胜突然接到母亲捎来的口信,说他父亲胃疼得厉害,想见他一面。聂海胜一听,顿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:父亲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呀,要是倒下了,一家人该怎么过啊!他撒腿就往家里跑,当他满头大汗地赶回村里,父亲已经被人用板车从医院拉回来,再也不能睁开眼睛了。
  那年聂海胜16岁。父亲去了,聂海胜想辍学担起家庭的重担,后在老师和母亲的教导下,重新投入学习。
  从此,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了聂母一个人的肩上,她没日没夜地操劳,养猪、喂鸡、种地……当孩子们回到家里,她就告诫他们:“家里虽然穷,但我决不会让你们挨饿,你们自己也要争气,保持一副好身体!”
  对待学习,聂海胜自觉而刻苦。在8个孩子中,聂海胜是最让母亲放心的,不仅在学校里表现突出,而且还能替家里着想。为了不让母亲过度劳累,只要学校放假,他都回家帮忙干活。
  一年后,聂海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枣阳市一中,成为村里第一个进城念书的学生。从家里到市区,大约有30公里的路程。为了节省开支,聂海胜每次上学、回家都靠步行,而在学校的伙食则是自带的大米和咸菜。每次看到他脚上磨出的血泡,母亲都心疼得要命。
  一次开学,母亲好不容易为聂海胜凑了20多元的学费,可是,在他报到时钱却被小偷偷了,这可是家里人半年来从牙缝里省下来的呀!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,他利用星期天,一个人悄悄跑到火车站扛包,硬是将学费给挣回来了。
 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,聂海胜磨练出了坚韧的毅力和强壮的身体,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,而且还被推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,短跑、长跑、单杠、双杠、跳高、跳远……无所不能,赢得了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。
  像许多山里的孩子一样,聂海胜从小就向往军营。他爱看打仗的电影,喜欢听部队的军歌。村庄上空经常有民航飞机飞行,也有尾巴冒烟的战斗机训练。听到飞机的轰鸣,他常对伙伴们说长大了要去当兵,当飞行员,开飞机。
  飞翔蓝天
  没想到,这个愿望真的变成了现实。
  1982年秋,空军某部到枣阳市一中招飞行员,聂海胜积极报名,经过近百项的体验、政审,终于如愿以偿。
  临行时,聂海胜像往常去上学一样,只背了一个书包,没有带什么行李。他怕母亲难过,拦在门口死活不让她出门送自己。母亲一再嘱托他:“孩子啊,好好干,要为咱们山里人争气呀!”
  来到长春航校,聂海胜好似鸟儿上了天。尽管对当地的气候很不适应,但他时刻铭记着母亲的嘱托,抛开一切杂念,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之中,各项指标都完成得非常出色,成为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。后来,他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,被分配到南昌某飞行部队。
  1989年6月12日,聂海胜第一次驾驶改装后的某型歼击机单飞。那天,正当他准备飞向4000多米的高空时,只听座舱外“砰”的一声爆响,发动机停车了。瞬间,飞机转速、高度下降,舱内温度急剧升高。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,一边试图排除故障。
  所有的办法都尝试过了,飞机还在下坠。这时,地面指挥同意他跳伞。但聂海胜还想再努力一把,他试着让飞机滑行,但因距离太远没有成功。
  此时,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,急速下降的飞机带来巨大的超重过载,动一下都很困难。最后,他不得不按下了弹射开关,此时他已出现了瞬间黑视,什么也不知道了。
  等他睁开眼,发现自己已落在了稻田里,飞机摔在了离他一百多米远的山沟里,扎进土里十几米深,着火爆炸了。
  后来经查明,事故原因是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。出了这样大的飞行事故,无论从飞行员的身体还是心理考虑,都应该住院休养一阵。但聂海胜实在太热爱飞行了,想到刚开始飞新型战机,这个新科目要是因为住院耽误了飞行,以后再补就困难了。因此他只休息了几天,就向组织要求重上蓝天。这件事在他所在部队引起很大震动,部队做出了向聂海胜学习的决定。鉴于聂海胜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处置险情,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,部队为他记了三等功。
  当空军飞行员15年,聂海胜安全飞行1480小时,被评为一级飞行员。他也从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成长为一名干练的飞行副大队长。

  设计“套”妻
  1990年,经人介绍,聂海胜认识了当时在南昌某医院的护士聂捷琳,两人一见钟情,最终结为伉俪。1992年,他们的女儿出生了,夫妇俩给她起名聂天翔——一个与蓝天相连的名字。
  1995年10月下旬,空军和国防科工委开始进行预备航天员的选拔。听说聂海胜要报名参加选拔航天员,聂捷琳不同意,理由很简单:“挑战者”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惨景使她一想起就会喘不过气来,再说,她早习惯了每个周五和女儿一起迎接飞行员丈夫归来的家庭生活。突然间,这种平静的日子要被打破,她真的接受不了。聂海胜只得瞒着妻子参加了体检。
  当选拔调研人员来到聂海胜家做家访时,他妻子才知道这件事,她就是不同意。调研人员只好同意给她一段时间考虑,想通了就给他们打电话。
  夫妻之间头一次出现重大分歧。
  “这种事中国人没做过,太危险了,我怕!”妻子说。
  “要是别人已经做过,我还未必愿意去!”聂海胜的倔劲上来了。
  “反正我不同意你去!”
  “不同意我也要去!”
  “那就离婚好了。”说到气头上,妻子抛出了撒手锏。
  眼看谈判就要破裂,两人都不约而同地住了嘴。接连几天,两人都回避这个话题。
 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,很少陪妻子逛街的聂海胜陪妻子转了一天,晚上又请妻子吃饭。看到妻子开心的样子,他乘机说:“做航天员是我的梦想啊。再说,你同意我去,我也未必选得上,是不是?”
  聂捷琳一想,也对呀,即便同意他去也未必能选上,何必要和他较这个劲呢!
  看见妻子的态度有了转变,聂海胜赶紧掏出带在身边的调研人员留下的电话号码拨过去,大声说:“我老婆同意啦!”
  聂捷琳这才恍然大悟:唉,中了丈夫的“圈套”!1998年1月,聂海胜摘下飞行徽标,换上了镶嵌着地球标志的金色航天徽标,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。

  航天梦圆
  聂海胜有个温馨的家,这个家的日常生活,也是紧紧围绕着“航天”二字运转的。
  当初接受航天员选拔时,聂海胜的体重就稍稍有点超标。于是,如何帮他“减重”成为整个家庭十分关注的课题。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,不吃东西不行,吃不好也不行,如何减重?只有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实现。妻子聂捷琳说:“这几年,他在体能训练上的付出,比别人要大得多。我们全家跟着他都成了‘运动员’了。”
  5年内,聂海胜把自己的体重减了5公斤,并一直保持着67公斤的标准。
  初到航天城的两年,聂海胜很少出门逛街,每天晚上不到12点不睡觉。他学习起来有个特点,不懂就问,决不装懂。教员称他是“不耻下问也不耻上问”。
 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,聂海胜成功地闯过“理论关”和“体重关”,成长为航天员大队中一名优秀的航天员。
  2003年2月,聂母到北京探亲,儿媳聂捷琳做了一大桌子饭菜。饭桌上,母亲从儿子的神色中猜出他肯定接受了重要任务。此后大半年,聂海胜果然没有打过几次电话,后来就一点音信都没有了。
  原来,“神舟五号”载人飞船升空进入倒计时,聂海胜已全身心投入到全封闭训练中去了。按规定,每位队员的手机都上交,不得与外界联系。随着发射时间进入倒计时,候选人范围被进一步缩小到3人,聂海胜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。虽然最终与“首飞”擦肩而过,但他很坦然:“不管是谁,他上去了,他都代表我们这个整体,当然也代表我!”
  2004年春节刚过,当举国上下仍然沉浸在“神舟五号”载人飞天成功的巨大喜悦中时,聂海胜及其所在的航天员大队却已投身到了“神舟六号”载人飞天的紧急训练之中。
  10月12日上午9时,聂海胜和费俊龙成功飞入太空。
  这位从枣阳杨垱走出的航天英雄,终于圆了太空梦。